作者:朱晏萱Sherry諮商心理師
「我到底該不該跟他/她結婚?」
「我們的感情很好,但我還是會有點不確定⋯⋯這正常嗎?」
很多人在面對結婚前的決定時,內心都會有這樣的猶豫。這並不代表你不夠愛對方,而是你正在認真對待這段關係。結婚是人生重要的一步,我們值得多一點確認、多一點了解,也多一點準備。
這裡整理了五個婚前值得好好談談的話題,或許能陪你和伴侶一起看見更多彼此,也幫助你更接近心裡的答案。
1. 我們談得了錢嗎?
「我們對於花錢和存錢,是不是有不一樣的感覺?」
「在面對金錢壓力時,我們能不能是一隊的?」
金錢很容易牽動情緒,牽動我們對未來的安全感,也牽動彼此的信任與尊重。婚姻裡談錢,不只是數字,而是生活風格的選擇,是價值觀的交換,也是照顧與承擔的方式。
願意談錢,是因為我們在意這段關係。也許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期待和慣性,但透過一次次溫和而誠實的對話,可以慢慢地找到一起走的步調。
2. 發生衝突時,我們還能靠近彼此嗎?
「當意見不同時,我們是拉開距離,還是能好好說?」
「爭執過後,我們願不願意慢慢靠近,修補那條線?」
爭執在關係中是自然的,它讓我們看見彼此真正在乎的是什麼。重要的從來不是「吵不吵」,而是吵完之後,我們能不能重新看見彼此、願不願意理解彼此。
如果我們可以慢慢學會用不攻擊的方式表達情緒、用不逃避的方式說出自己的需要,那麼這段關係就能一點一滴地長出安全感。不是因為完美無缺,而是因為願意修補。

3. 我們能接住彼此的情緒嗎?
「當我很疲憊或情緒低落時,對方會怎麼陪我?」 「在對方難過的時候,我願不願意停下來,聽一聽他發生了什麼?」
沒有人總是狀態穩定,日常裡總有高低起伏。而關係的親密感,往往就藏在這些微小的時刻——當對方說「我今天不太好」,你會願意多陪一下嗎?或者當你需要空間,對方能不能理解,而不是誤解?
我們都不需要做得完美,但如果能練習說出需要,練習在疲憊的時候也彼此牽著,那麼這段關係,會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個真正可以休息的地方。
4. 我們談過彼此的原生家庭嗎?
「對方的家庭,會不會影響他現在愛人的方式?」 「我的成長經驗,有沒有讓我對某些關係特別敏感?」
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孩子,成為了現在這樣的大人。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回應衝突的方式、處理情緒的方式,也影響了我們對「親密」的理解。有時候,我們的敏感與退縮,不是現在的問題,而是舊日的印記。
如果能在婚前輕輕打開這些故事,不是為了分析或解釋,而是為了彼此看見對方背後的原因,那份理解,就會成為婚姻裡重要的支持。
5. 我們願意一起練習走入關係嗎?
「我們有願意一起學著愛得更成熟嗎?」 「當我們遇到困難,我們是對立的,還是站在同一邊?」
婚姻從來不是一場考試,也沒有誰真的準備好才走進去。它是一段需要一起學習、一起修正的旅程。相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願意——願意一起練習、願意一起面對、願意一起變得更好。
有些伴侶會在婚前,透過個別或伴侶諮商,來多認識彼此,也多認識自己在關係中的樣子。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有問題,而是因為在意這段關係,想多一點準備,多一點靠近。
婚姻值得持續真誠的對話,讓彼此明白,我們不是完美的一對,但我們願意一起練習,成為值得依靠的隊友。
*非經授權同意,不得任意轉載、重製或改作等。
*考量助人專業倫理,文若提及案例皆經大幅改編。
圖片來源:Pexels
點我看作者介紹:朱晏萱諮商心理師
「在面對金錢壓力時,我們能不能是一隊的?」
金錢很容易牽動情緒,牽動我們對未來的安全感,也牽動彼此的信任與尊重。婚姻裡談錢,不只是數字,而是生活風格的選擇,是價值觀的交換,也是照顧與承擔的方式。
願意談錢,是因為我們在意這段關係。也許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期待和慣性,但透過一次次溫和而誠實的對話,可以慢慢地找到一起走的步調。
2. 發生衝突時,我們還能靠近彼此嗎?
「當意見不同時,我們是拉開距離,還是能好好說?」
「爭執過後,我們願不願意慢慢靠近,修補那條線?」
爭執在關係中是自然的,它讓我們看見彼此真正在乎的是什麼。重要的從來不是「吵不吵」,而是吵完之後,我們能不能重新看見彼此、願不願意理解彼此。
如果我們可以慢慢學會用不攻擊的方式表達情緒、用不逃避的方式說出自己的需要,那麼這段關係就能一點一滴地長出安全感。不是因為完美無缺,而是因為願意修補。

3. 我們能接住彼此的情緒嗎?
「當我很疲憊或情緒低落時,對方會怎麼陪我?」 「在對方難過的時候,我願不願意停下來,聽一聽他發生了什麼?」
沒有人總是狀態穩定,日常裡總有高低起伏。而關係的親密感,往往就藏在這些微小的時刻——當對方說「我今天不太好」,你會願意多陪一下嗎?或者當你需要空間,對方能不能理解,而不是誤解?
我們都不需要做得完美,但如果能練習說出需要,練習在疲憊的時候也彼此牽著,那麼這段關係,會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個真正可以休息的地方。
4. 我們談過彼此的原生家庭嗎?
「對方的家庭,會不會影響他現在愛人的方式?」 「我的成長經驗,有沒有讓我對某些關係特別敏感?」
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孩子,成為了現在這樣的大人。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回應衝突的方式、處理情緒的方式,也影響了我們對「親密」的理解。有時候,我們的敏感與退縮,不是現在的問題,而是舊日的印記。
如果能在婚前輕輕打開這些故事,不是為了分析或解釋,而是為了彼此看見對方背後的原因,那份理解,就會成為婚姻裡重要的支持。
5. 我們願意一起練習走入關係嗎?
「我們有願意一起學著愛得更成熟嗎?」 「當我們遇到困難,我們是對立的,還是站在同一邊?」
婚姻從來不是一場考試,也沒有誰真的準備好才走進去。它是一段需要一起學習、一起修正的旅程。相愛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願意——願意一起練習、願意一起面對、願意一起變得更好。
有些伴侶會在婚前,透過個別或伴侶諮商,來多認識彼此,也多認識自己在關係中的樣子。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有問題,而是因為在意這段關係,想多一點準備,多一點靠近。
婚姻值得持續真誠的對話,讓彼此明白,我們不是完美的一對,但我們願意一起練習,成為值得依靠的隊友。
*非經授權同意,不得任意轉載、重製或改作等。
*考量助人專業倫理,文若提及案例皆經大幅改編。
圖片來源:Pexels
點我看作者介紹:朱晏萱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