荳點心理諮商所 X 政大「找回你的心期日」心理健康概念展
透過與展板對話、紓壓手作活動、留下祝福等方式
好好梳理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的情緒同在
為自己的生活創造一段荳點時光!
親密關係迷思(展覽參與者分享&心理師解析)
迷思一:「他愛我,就要跟我好好溝通」
心理師們怎麼說:
迷思一:「他愛我,就要跟我好好溝通」
心理師們怎麼說:
愛我就要跟我溝通,這個想法看似合理,但卻又忽略了溝通互動的內涵,例如:溝通風格、習慣、適合的時間地點等,以及彼此面對衝突情緒的耐受度可能也不同。
有些人在衝突時傾向先獨自思考、釐清;而有些人則是期待在當下馬上講清楚。
所以,能一起溝通討論很好、很重要,但若對方暫時無法和你溝通也不代表他不愛你!
那反而是一個契機讓我們有機會去了解:我喜歡的溝通方式,對方喜歡嗎?習慣嗎?若不如我們期待的直接溝通,那對方希望怎麼對話⋯⋯等。
有些人在衝突時傾向先獨自思考、釐清;而有些人則是期待在當下馬上講清楚。
所以,能一起溝通討論很好、很重要,但若對方暫時無法和你溝通也不代表他不愛你!
那反而是一個契機讓我們有機會去了解:我喜歡的溝通方式,對方喜歡嗎?習慣嗎?若不如我們期待的直接溝通,那對方希望怎麼對話⋯⋯等。
迷思二:「愛,能克服一切」!
心理師們怎麼說: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段關係裡,69%的事情沒辦法被解決。 這個知識你知道嗎?你懂得分辨哪些是可以努力協調、解決的31%;而哪些是需要看見與接納的69%嗎?
愛,其實需要知識,還需要許多能力,是要花時間心力去學習、甚至練習的!其中包含:溝通技巧、吵架地雷、預測關係走向的指標、提升關係品質的方式等等。
迷思三:「他要猜到我的心事,如果要我自己說,那他就是不用心」
心理師們怎麼說:
你的伴侶再會猜,也不具備讀心術的能力。
我們覺得伴侶「應該」猜得到的事,或許不是你伴侶世界裡的「應該」。
當我們以「應該知道」取代「主動表達」時,若伴侶沒有符合你的預期,你很可能會出現消極詮釋,像是「他就是不夠用心、不夠愛我,才會連這個都不知道」。
其實「主動為自己表達」是很需要足夠穩定的自尊的。你相信你值得為自己表達你的需求嗎?你相信你的表達會被聽見嗎?你相信對方會好好回應你嗎?
展覽參與者回饋:
※展覽已於2024年11月份辦理完畢,歡迎關注荳點心理,一起參與後續活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