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

LOVE IS LOVE:捨去社會給予的框架與偏見,活得踏實,愛得坦蕩


作者:蔡秀娟 Joy 諮商心理師


回想那一天,聚集於立法院前,無畏大雨等待著心中的那道彩出現,隨後有人高喊著:「我可以結婚了」,那種好不容易等到的心情裡藏著無盡喜悅及感動,而接受著身旁好友的祝福,開心的說著「 終於讓你來體驗被催婚的感覺了」「結婚記得炸紅色炸彈給我」,洋溢在喜悅中的自己,心中突然閃過,他們有看到新聞嗎?他們接受嗎?如果已經合法了,那…他們一樣愛我嗎?

我不確定同婚後的每個人,是否活得更踏實,愛得更坦蕩,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在法律的保障下,我們不再是被排除在外的一環,雖然不可否認的是,這社會中還是存在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有的無傷大雅,有的錐心刺骨,甚至有些人,身處於這樣的環境當中,內化了這些想法及價值,開始會擔心他人知道自己的性向後所產生的想法,擔心兩人關係的變質,擔心展現自己真實的自己是否還能被他人愛著…有著許多的害怕與不安甚至有些人,會因著這些擔心,不免懷疑起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才會變得如此。
 
但我想說的是,婚姻這件事,其實說穿了就是保障兩個人相愛的人,可以互相扶持並履行在關係中的承諾,並在一些緊急的情境下,婚姻中的一方能夠有一定的決定權,更白話的意思就是,如何鞏固對彼此有愛的兩人,此外,如果愛人與被愛是人生而存在的渴望與需求,那麼何以需要限制一個人愛的對象?



而法律的通過,是打破這些限制與枷鎖的開始,它讓一些隱而未談的事情浮出檯面,許多不願意接受甚至捍衛舊有法規的人們,有機會去知道這件事,雖然知道跟理解或是理解到接納,而這條路還很長很長,但走在這條道路上的我們,要意識到,這過程也許滿腹荊棘,而正因為這條路剛開始起步,且過去沒有人走過,所以這過程的艱辛與挑戰、不安與徬徨只有自己知道,因此當別人不理解、提出質疑與挑戰、不願意給出等同的尊重時,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除了被這些言行激怒、抗爭外,也許還可以試著告訴自己這是對方表達失望及捍衛其世界觀的方式,而這方式與我這個人無關,這樣的自我對話,並不代表我們同意跟認同這樣的方式,而是與其辯駁,倒不如把心思跟焦點放回自己,評估當下的情境自己可以做什麼,如果他人的支持(重要他人)對我這麼重要,那我如何讓他們支持我、如何讓他們不要反對,而他們的不支持一定意味著反對嗎?還是其實那就是他們內在的擔心跟不安?
最後,請告訴自己,別人可以不喜歡我,但我仍舊喜歡我自己、別人對待我們方式並不足以決定我們是誰,只有我們自己可以定義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LOVE IS LOVE這是歐巴馬婚姻平權通過時演說提到的一句話,我很喜歡這句話,簡單明瞭,但卻又保有深遠的意涵,愛的本質,本是無關一個人的外在條件如何不是嗎;如果人而平等這句話是真的,那麼愛這件事也該是如此不是嗎?




希望有一天,愛一個人及被愛這件事,不需要再因為性向而需要多做解釋甚至是隱匿,期盼在平等的路上,每個人都可以逐漸捨去心中被給予的框架與偏見,勇敢去愛及愛人。


圖片來源:pexels
點我看作者介紹: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預約諮商

 

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家庭諮商/青少年諮商

職涯諮詢/親職諮詢

邀請合作

 

心理主題演講/工作坊/文章邀稿/採訪

其他形式合作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