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

說不出真心話?因為你無法忍受他人對你的失望!


作者:蔡秀娟 Joy 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曾經歷過,在說出真實想法、感受或做出不同於他人期待的選擇時,不但沒有因為忠於自我而感到踏實輕鬆,反而迎來的是巨大失落的眼光⋯而這些因不同而衍生出的情緒及看法,都帶給自己內心無比的煎熬。

那些我們通常不想看見但又無法遠離罪惡感、辜負感,多半與身旁的我們認為重要的人脫不了關係,而這些逃不了的罪惡感、辜負感就像是水球一顆顆砸在身上一樣。有時候,你會發現,當你面對不在意的人時,若他們因為你與他們想像中不一樣而感到不開心、生氣,進而想要把水球(情緒)往你身上丟時,你會轉身離開或為自己反抗,但一旦碰到你在意的人時,看著他們要把水球(情緒)往你身上丟時,你卻只能默默在原地等著,好像也沒有力量閃躲及多說些什麼,內在也會開始質疑起自己的選擇。


無法直視他人因差異而對自己產生的失望,因而選擇停在原地忍受著對方因失望而丟出的情緒!

這可以從自我價值以及歸屬感兩個觀點來看,自我價值在講的是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就是你怎麼看自己;而歸屬感在講的是自己與別人的關係,就是別人怎麼看自己,而通常這會影響你跟別人關係的品質。

如果把一個人比喻成一棟房子的話,那麼自我價值感就像一個人的地基,而這個地基的建立有絕大部分取決於過去的生命經驗,所以如果一個人過去的生命經驗常常被否定或催促要完美達成某些事情但卻又屢屢失敗時,那麼他對自我的形容就有可能傾向以不夠好、不重要、沒價值、不討人喜歡、無能無助等⋯⋯那麼歸屬感就好像是一個人房子裝潢,我們生命中會遇見許多人,而這些人會因為重要程度不同,而有著不同靠近你的機會,重要的人會看見你房子內部的裝潢,甚至有機會知道房子的地基長得如何,他會向你表達他有著什麼樣的感覺跟想法,甚至會提出自己曾未看到的部分,可能是欣賞、在意,而這些都是我們歸屬感的來源,但,也有可能因為關係的靠近,開始出現他對裝潢的期待跟要求。
 

過去的生命經驗,影響了你看自己的眼光與評價,如果過去的生命經驗常常被否定,那麼容易形成負向的評價,而生命中的際遇,則會因為交情不同,在抉擇時發揮著不同的影響力,有的使我們能擁有其他的視野看待自己,有的則會使我們難以去表達自己與他們心意的差異,看著他們因為自己而失望的表情,彷彿也辜負先前他們對自己的欣賞與重視。

我們永遠是自己行為的主人,需要練習去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論在什麼樣艱困的環境中,都要為自己找出在有限且艱困的困境中可以為自己做的,盡可能的減少注意力放在覺得別人為何要這樣,而自己被迫需要依循別人的行為做出回應,因為這樣的我們會被放置在一個被動且受限制的位置上,而且會伴隨讓人不太舒服跟喜歡的情緒感受,而負向情緒容易使我們視野變的窄化,並看不見事情的其他可能性及使我們的回應方式變得單一。
 

舉個例子好了,假設你每次都會路過A這條路,然後有一次你摔進了一個洞,第一次掉進洞裡覺得莫名其妙,摸摸鼻子就認了,第二次你發現這個洞原來是人為的,而為了看清楚這個人是誰,於是你又掉進去,接著你也許會感覺到憤怒,認為對方很沒有良心、很過分,認為對方應該要改掉這個挖洞的壞習慣,接著來到第三次你清楚看到對方在挖洞,而且這個洞還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接著你還是義無反顧的跳進去,並大聲的喊痛,接著進入一連串的懊悔與憤怒⋯⋯
 


拓展「可以為自己改變跟負責的可能性」。

如果我們知道對方何以這樣做這樣說,知道對方言行是為了要喚起我們的情緒,那何必要配合呢?

如果你知道這個人習慣的人際模式,那麼每一次當對方在設法喚起我們情緒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在心裡祈禱對方頓悟或良心發現,取而代之的是,去問問自己,什麼原因對方要喚起你情緒你非上鉤不可?如果這個問題你心中有了答案,那麼你可以試著想辦法學習在對方開始要用一些行為或語言喚起你內心中的一些情緒時,如愧疚感、罪惡感、憤怒感的時候,去看見跟辨識這些互動中對方所拋出來的線索,這件事我們可以為自己做的,而且這是我們的責任。


練習在情緒上獨立:

  1. 正視因不符合他人期待伴隨而來的質疑與失望。
  2. 看見某些回應方式帶給自己不舒服,並理解這是對方表達情緒的方法。
  3. 刻意提醒自己「對方的失望,是因他的期待被拒絕、落空了,而不是他對我這個人失望」練習把事情和人兩者分開來看。


練習設立界限:

  1. 設立界限不是要控制或改變別人,真的要設限的對象是「自己」。
  2. 界限關乎的是「自己需要什麼」及「如何自我保護」,比如說:或許無法阻止別人說三道四、問東問西,但你可以決定要回答多少,要花多少時間去跟他瞎攪和。
  3. 關鍵在於「選擇」,知道自己可以選擇、有得選擇,這會是使得你內在的掌控感提升,並從被動又受限的位置解開束縛。



圖片來源:pexels
點我看作者介紹: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預約諮商

 

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家庭諮商/青少年諮商

職涯諮詢/親職諮詢

邀請合作

 

心理主題演講/工作坊/文章邀稿/採訪

其他形式合作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