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

如果可以,我也想選擇當「異性戀」-不是所有不同,都代表比較差勁!

 
作者:蔡秀娟 Joy Tsai 諮商心理師
 
 

如果可以,我也想選擇當「異性戀」⋯⋯那樣我的生活也許輕鬆許多!

約莫在小學時,小安就意識到自己的性傾向,但因為家庭的信仰與保守,使她不得不壓抑著這些發現,選擇獨自一人探索並消化著這些「不一樣」所衍生的感受與想法。小安說著自己對於同志的身份的抗拒,也時常懷疑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每當有人告訴自己同志沒有錯的時候,她腦中便會浮現那些兒時所被灌輸的同性戀是「罪過」、「不正常」、「丟臉」、「見不得人」的價值信念。

 

背負著社會的污名與敵意,會讓一個同志在認同的過程中更為艱難!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在1990年將同性戀一詞從《國際疾病分類》中刪除的日子,但這卻未能將那些對於同性戀的污名給除掉,而這也使得同性戀者也害怕自己是同性戀,並出現了內化恐同的現象。

所謂內化恐同症,指得是同志長期接受社會的集體價值,而出現內化恐同症(Internalized homophobia),是一種沒有理由而產生的恐懼與憎恨,進而演變成一種慢性的心理壓力,危害心理健康。

同志的認同歷程往往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與困難許多,因為即便是現在,社會仍對同志族群有著許多的偏見,還記得前陣子迪士尼要在冰雪奇緣中置入一位同志的公主一事嗎?那時候社會掀起一股反彈聲浪,大家恐懼著這樣的電影操作是想要教小孩成為同志;以及先前漫威系列的電影安排了同志的角色出現,那時候甚至有些國家直接禁播,當然生活當中還有著許多大大小小的例子,而我想說的是,這些對於同志族群負向的態度,其實都會影響著同志族群對自己的認同與接納。

小安的抗拒,來自社會外在的眼光,儘管現今社會相較於過去友善許多,但長期身處不友善的牢籠中,也逐漸讓小安內化了這些標籤,那是一種在人我關係中「沒有自己」、「不敢有自己」甚至有些卑微的狀態,她總是壓抑著自己的感受,因為對她來說,「同志」的身份,彷彿一直提醒著自己是比較不好的存在。





不是所有不一樣都一定比較差勁!

性傾向從來不存在著對與錯,它生來天生的,並不是你喜歡哪種就可以選擇與被改變的過程,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性傾向道歉,沒有人需要因為性傾向而被定義自己的價值!

我們對人事物的污名化、敵意甚至是歧視,其實常常來自不夠完整的認識,這容易讓我們因為抗拒將自己所看到的部分當作真實,有時候會以偏概全。

要化解這些污名化與敵意的方式,唯有真實的接觸與完整的理解,例如我們可以先上網搜尋同志相關的資料或網站;實地走訪相關的場域與機構,而這些賦予行動的過程,往往能鬆動我們對人事物原有的感受與認知,進而讓那些外化與內化的污名化與敵意的標籤消弭。

當我們能夠以彈性而非僵化的態度,面對那些生活中的不同,當我們願意以行動讓自己進一步認識某個人、某件事、某個議題時,我們而也能在理解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開放,而我相信這樣的開放與改變,其實也正是在創造一個更多元共融的社會,讓社會中每個因不一樣而感到受傷的你,逐漸感受到友善、看見價值,並以自己的步伐慢慢的展現真實的你。


圖片來源:Pexels

點我看作者介紹:蔡秀娟諮商心理師
 

 

預約諮商

 

個別諮商/伴侶諮商/家庭諮商/青少年諮商

職涯諮詢/親職諮詢

邀請合作

 

心理主題演講/工作坊/文章邀稿/採訪

其他形式合作歡迎討論